HOTLINE

0898-08980898
设计案例

咨询热线

0898-08980898
设计案例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设计案例 > 宜家
疯狂降价的宜家似乎正在被中国年轻人抛弃。
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22:27:05  点击量:

  疯狂降价的宜家,似乎正在被中国年轻人抛弃。有钱人瞧不上,收入不高的打工人又觉得价格偏贵,宜家如今处境十分尴尬。

  中国第一家宜家——开了27年的上海徐汇店,在2月8号决定闭店。这家82岁的北欧家居巨头,曾凭借黄蓝标志、瑞典肉丸和1元冰淇淋,开启了中国人现代家居审美的大门。然而现在,在各种平替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双重冲击下,宜家节节败退。2024年,宜家全球销售额下滑5.3%,中国市场销售额从2019年的157.7亿元,跌至111.5亿元,缩水近30%。

 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宜家究竟做错了什么,让这个曾经让中国中产追捧的黄蓝信仰,在年轻人眼中,变成了买得起肉丸,却买不起家居的北欧笑话。

  宜家的困境,始于性价比光环的消失。当消费者发现,宜家标价1299元的床架还用着刨花板,5999元的线元的平价款时,宜家精心营造的设计溢价,瞬间成了笑柄。年轻人不再盲目迷信宜家,纷纷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其他品牌。宜家无奈之下,只能降价促销。2020年,宜家耗资4亿开展降价活动。这本该是重振品牌的有力举措,没想到却成了品牌价值下滑的加速器。

  此次活动中,500款商品平均降价20% - 30%,看似力度很大,但仔细一看,降价的全是锅碗、收纳盒这类引流的小件商品。店里到处张贴着促销黄标,给人的感觉就像走进了街边20元清仓大卖场。

  过去,宜家是中产标配,是北欧风的代表,是小资们畅享美好生活的样板间。可现在,宜家仿佛成了小区门口的5元店、10元店。客单价也从2019年的350元,降到了如今不上不下的240元。宜家就这样一头扎进价格战,结果却是高端市场的话语权没了,下沉市场的价格战也接不住,就像站在跷跷板中间的醉汉,两边都不讨好。

  除了价格策略失误,供应链的慢性失血,对宜家来说更为致命。宜家设计一款标准化沙发,讲究慢工出细活,设计过程要集思广益,成品得赏心悦目。从规划、设计,到测试、投产上市,周期长达18 - 24个月。而国内本土品牌,能根据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和高赞内容,迅速抓住消费者喜好,连夜修改设计图,最快两周就能推出爆款产品。这种快速打法,让宜家显得既笨重又被动。

  不仅如此,前两年宜家的鲨鱼玩偶好不容易成了爆款单品,却频繁出现缺货危机,暴露出宜家供应链和库存机制的缺陷。再看国内商家,马上推出类似产品,年轻人纷纷追捧,宜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“卷王”们接走这波流量。

  最关键的是,宜家错过了国内电商的黄金时代。2008年,已经退休22年的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,因担心影响门店客流,一票否决了宜家的线年红星美凯龙开始进军直播和互联网营销时,宜家还在纠结要不要涉足互联网。直到2018年坎普拉德去世,宜家才开始大力进军线个城市的线年,大家都在玩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社交电商时,宜家才慢悠悠地在天猫上线旗舰店。而这一年,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的电商直播已经做得如火如荼,忙着吆喝大家拍链接下单了,宜家却无动于衷,在时代风口上又慢了半拍。

  说到底,宜家的困局本质上是两种商业文明的激烈碰撞。宜家就像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学究,坚持全球统一的成本控制和设计风格。而中国品牌早已将“唯快不破”的生存哲学融入基因,时刻提醒着宜家,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已改变。当平价成为一种潮流,这个曾经的行业启蒙者,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后来者们练手的“路人甲”。

  不过,处在转型阵痛中的宜家并非毫无生机。宜家上海徐汇店闭店的背后,其实是它正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升级改造,4月将重新开张。到底是凤凰涅槃,还是换汤不换药,只能拭目以待。面对消费市场的变革,宜家这个北欧神话正在经历艰难蜕变。这位曾经告诉中国人什么是现代生活的启蒙者,如今更需要从中国品牌身上学习如何续写生存法则。要是继续固步自封,那它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替代的传说。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:0898-08980898 手机:13988888888
  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88888888号